冬季养生治病用中医艾灸

艾灸 , 是以点燃的艾绒或艾条等在体表的某些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、熏烤 , 借其药物和艾燃烧以后所产生的温热的刺激作用 , 达到防病治病目的一种方法 。
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, 它操作简便 , 易于实施 , 安全性好 , 价格低廉 , 正确使用 , 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。
中医认为 , 艾灸不同的穴位和部位可以产生不同的养生作用 。 无论是调节阴阳、调和气血 , 还是温通经络 , 扶正祛邪 , 都可以帮助人体保持机能的正常 , 起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作用 。
现代研究发现:艾灸可以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 。 艾灸对胃液的分泌有双向调节作用;对胆汁、唾液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。 艾灸对循环系统也有促进作用 。 艾灸不仅可以使施灸部位灼热温暖 , 局部血容扩张 , 促进血液循环 , 而且可以改变全身的情况 。
传统艾灸的方法有很多 , 以下几种比较常见:
艾条灸:是以艾绒制成艾条(叫做清艾条 , 市面上一般中药店就有售) ,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 , 在选取好的的位上熏灸的方法 。 如果使用的是在艾绒中加入了性温芳香等药物制成艾条(药艾条) , 再进行熏灸 , 这样的方法则叫做“药条灸” 。
艾条灸的方法又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等 。 这里主要介绍悬起灸 。
悬起灸: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 。 艾灸时 , 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皮肤约3cm , 一般每穴灸5-10分钟 , 灸至皮肤有温热感、温热发红 , 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。
温和灸:将艾条的一端点燃 , 在距离穴位3cm左右的高度进行 , 以局部有温热感、温热发红 , 而不致产生灼痛为宜 , 本法适用于寒证、虚寒证、虚弱症等多种病症 , 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养生保健灸方法 。
雀啄灸: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 , 在施灸的穴位上 , 一上一下连续如同鸟雀啄食一样 , 而不是把点燃的艾条固定于施灸部位相对稳定的距离上 。 本法一般用于昏厥的急救以及一些小儿的疾患 。
回旋灸:将艾条一端点燃 , 在距离施灸的皮肤约3cm处 , 在以穴位为中心3-5cm直径的范围内 , 顺时针方向 , 回旋往复熏灸 , 如画圈一样 。 本艾灸适用于寒证、风湿痛、神经性麻痹及某些皮肤病的治疗等 。
间接灸:又称隔物灸 。 其方法是施灸时 , 先以艾绒以食指、中指及大拇指 , 抓取少量艾绒 , 制成艾柱 , 在选取的穴位表面皮肤加上药物 , 如蒜片或生姜片等 , 再将艾柱置于蒜片或生姜片上(艾绒不直接置于皮肤上) , 点燃艾炷的顶端的方法 。
艾灸除了具有效果明显 , 简便易行 , 经济实用的优点以外 , 只要认真按照施灸原则和操作规程要求 , 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。
【冬季养生治病用中医艾灸】进行艾灸保健时的禁忌和注意事项:由于艾灸是以火熏灸 , 施灸不当 , 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 。 另―方面 , 施灸的过程中可能会耗伤一些精血 , 所以有些部位甚至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 , 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。

    推荐阅读